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两套装置(如下图所示)进行甲酸(HCOOH)与甲醇(CH318OH)酯化反应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甲酸(HCOOH)和甲醇(CH318OH)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                                                                   _。
(2)乙装置中长玻璃导管c的作用是__             ___。
(3)甲、乙两套装置中效果比较好的装置是              ,原因:                      
                                                                                         
(4)试管A和锥形瓶B内装的是              :作用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定量研究的方法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mol·L-1
H2O2
Fe2+

为以下实验作参考
298
3
6.0
0.30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
10
6.0
0.30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2)请根据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
υ(p-CP)= mol·L-1·s-1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00mol/L 的稀硫酸。
(1)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 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2)经计算,上述浓硫酸的浓度为_______ mol/L。配制100mL1.00mol/L的稀硫酸,应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时应选用_______ (填序号①10mL、②50mL 、③100mL)规格的量筒。
(3)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量取所需浓硫酸在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待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将其沿玻璃棒移入mL的容量瓶中,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
b.向容量瓶内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cm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将容量瓶盖好瓶盖,摇匀。
(4)配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会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如何变化?(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则结果
所用容量瓶未干燥,则结果
定容时俯视,则结果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1)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打开活塞A,往U型管右侧漏斗中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稀HNO3接触到A处橡皮塞为止;
③关闭活塞A,观察实验现象。
(2)记录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可观察到的现象有:U型管左侧铜丝逐渐溶解,有_____色气体产生,溶液呈______色,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最后反应自行停止,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内装有NO,倒置于水槽中,当向试管内通入21mLO2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NO的体积为_________mL。
(4)0.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4mol/L。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_______g。若要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Cu(OH)2沉淀,应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_mL。

实验室需要0.2mol/L CuSO4溶液250ml,实验室可提供配制溶液的试剂有:①蓝色胆矾晶体(CuSO4·5H2O)②4mol/L CuSO4溶液
(1)无论采用何种试剂进行配制,实验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至少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在使用该仪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若用胆矾晶体进行配制,需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 5H2O的质量为________g;如果用4mol/L的CuSO4溶液稀释配制,需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_ml4mol/L CuSO4溶液。
(3)实验室用4mol/L的硫酸铜溶液稀释配制溶液所需的实验步骤有: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①往烧杯中加入约100ml水进行初步稀释,冷却至室温
②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4mol/L 的硫酸铜溶液于一烧杯中
③计算所需4mol/L 硫酸铜溶液的体积
④将溶液颠倒摇匀后转存于试剂瓶
⑤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进行定容
⑥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⑦将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4)配制溶液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对结果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5)实验过程中用到蒸馏水。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某次实验需用0.4 mol/L NaOH溶液480 mL。配制方法如下: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_______mL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_________g 固体NaOH;
(3)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在500 mL大烧杯中,倒入约300 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待__________________后,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次,洗涤后的溶液一并转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混合均匀;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偏低的是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填各选项的序号)。

A.所用的NaOH中混有少量Na2O
B.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NaOH时,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
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
D.固体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并接着进行后续操作

E.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F.最后确定NaOH溶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
G.定容摇匀后静止,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