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气)
H2(气)+I2(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④ 反应速率υ(H2)=υ(I2)=0.5υ(HI)时
⑤ c(HI)=c(H2)=c(I2)=2:1:1
⑥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 A.②③④⑤⑥ | B.②⑥⑦⑧⑨ | C.①②⑥⑧ | D.②⑥⑨ |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 |
|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后溶液变浑浊,是因为析出了NaHCO3晶体 |
| C.向某溶液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后呈红色,则该溶液一定含有Fe2+ |
| D.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A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aSO4在水中很难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
| B.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
| C.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能导电 |
|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
1 mo1Cu2S与2 mol FeO投入到足量稀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Fe(NO3)3、Cu(NO3)2、CuSO4的混合溶液,并产生NO气体。则最终反应所得NO物质的量为 ( )
| A.4 mo1 | B.5 mo1 | C.6 mo1 | D.7 mo1 |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最终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的共有多少组? ( )
①少量Na2O2投入Ca(HCO3)2溶液中
②过量Ba(OH)2溶液和NH4HSO4溶液混合加热
③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④FeCl3溶液与NaHS溶液混合
⑤用铁作阳极长时间电解足量Na2SO4溶液
| A.2组 | B.3组 | C.4组 | D.5组 |
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均相同 |
| B.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
| C.对于任何一个吸热反应,使用催化剂后,ΔH将降低 |
| D.已知:O=O键键能为a kJ/ mol、H-H键键能为b kJ/ mol、水蒸气中H-O键能为c kJ/ mol。又知:H2O(g)= H2O(l)ΔH=" -d" kJ/ mol。则反应2H2 (g) + O2(g) = 2H2O(l) 的ΔH为:(a+2b-4c-2d)kJ/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