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由于
A.炼钢技术的改进 | B.化学工业的进步 |
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 D.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
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我们不可能听到的言论是( )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 B.“存天理,灭人欲”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在于它( )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
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
D.解除了各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谴告之;不知自省……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正确揭示了君与天的关系 |
B.目的是神化君权巩固统治 |
C.带有封建迷信思想 |
D.宣扬君权的正统地位 |
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
A.主张民贵君轻 | B.维护统治秩序 |
C.强调层层分封 | D.体现以德治民 |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深察名号》)从董仲舒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他()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