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无论中国愿意或者不愿意,承认还是不承认,中国都已经被卷入到冷战之中。中国在美苏争霸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美苏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或走卒,但却又是美苏两国都想拉拢又都曾与之对抗的国家。
——《冷战与中国》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是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9月13日
请回答:
(1)冷战是美国在二战后初期针对苏联的基本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美苏两国“拉拢”和“对抗”中国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作者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外交事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了哪些显著的外交成就?(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得满分)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了正常化对中国有何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以来的局部战争,复杂多样。有的被称为“冷战”下的热战,有的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有的被称为现代高科技战争。
材料二和世界大战相比,局部战争似乎对人类的威胁较小,但有统计表明,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共发生过大小2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平均每年6次以上,造成的总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报告,自1990年以来,就有200万儿童死于战争,600万儿童受伤致残。
请回答:
(1)就材料1所谈到的三种类型的战争请各举一例。(3分)
(2)“二战”结束以来,在同一地区接连爆发且数量最多的局部战争是什么原因何在?(6分)
(3)结合当今世界的主题和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4分)

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置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 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物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足已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
——摘自证券时报(2010年10月11日)
材料二近期,国际汇率市场风云变幻。美欧货币当局释放出继续扩大流动性信号,日本央行祭出零利率政策,韩国、巴西、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均酝酿或采取市场操作影响本币汇率,一些发达国家指责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低估本币汇率……人们担心“货币战争”的潘多拉盒子可能就此开启。
——摘自中国网(2010年10月11日)
材料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9日刊出评论说,美国推出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想当然地开动印钞机,“放水”6000亿(该图),但这不是解决经济衰退的办法,其直接的结果就是让美元继续贬值。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元的贬值,信任危机的来临,砸下6000亿,无疑是美元在自掘坟墓。
——摘自中新网(2010年11月9日)

材料四G20峰会召开在即,国外媒体热炒货币战争“(Currency War) ”,目的是将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责任归咎于中国,从而发达国家在各项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讨价还价中占得舆论的先机。作为刚刚进入国际货币问题“漩涡中心”的中国,必须小心应对,切不可盲目跟风。
——摘自凤凰网(2010年11月12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现象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的“货币战争”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出的新一轮货币政策是在“自掘坟墓”。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货币战争”,中国政府应当如何应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其中第一部分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为起始,到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再到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这些复兴之路先后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材料二 2007年10月13日,《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也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近800米的展线,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浓缩了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来自四川的八旬谭姓老者,一边重复着毛主席的这句话,一边在开国大典巨幅图片前留影。五名来自首都钢铁工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也一起在这里留影,他们说:“站在这里我们心潮澎湃,感觉自己重生了。”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材料三 2007年10月15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报告。其中报告中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闸门的?
(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一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
(3)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思想文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