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宣布:“(1)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现在此项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之取消,自应收回。(2)此项地产上所建之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地产权收回所发生之房产问题,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之。……”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B.另起炉灶 |
C.一边倒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申报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英国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
A.《权利法案》颁布实施 |
B.责任内阁制的完善和议会改革 |
C.工农阶级的武装斗争 |
D.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的影响 |
从对近代历史推动来看,图2与图1对比最重要的不同是()
A.太平洋的发现 | B.美洲的发现 |
C.非洲地图的拓展 | D.中国版图的出现 |
光芒四射的《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贡献“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智慧。”从本质上看两部法律相同点在于()
A.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 |
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
C.法国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 |
D.两者之间没有差异与不同 |
二战以侵略者的失败而告终,颇符合正义战争一定胜利的概念。李纯青先生在纪念抗战40周年文章中指出:不能否定八年战争乃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应该补充的是,如果以中国一国的力量,来抵抗日本的侵略,老实说,中国未必能打赢日本。这段话对于国人来说最值得深思的是()
A.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抵抗精神是胜利关键 |
B.反法西斯国家的数量是赢得战争的关键 |
C.战争不是道德考试而是工业力量的竞技 |
D.一切战争中正义力量都会获得最终胜利 |
1913年宋教仁被刺,宋案由上海地方检察厅全权负责,上海地方检察厅向京师检察厅发送传票,要求将涉案人国务总理赵秉钧按期解送来沪。1919年学者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要提起公诉。这两项事件可以体现()
A.有些人曾努力维持民国初年建立的法治 |
B.梁漱溟是非不分,站在北洋政府立场 |
C.民国初年法制的独立与公正 |
D.上海检方逾越了自身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