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 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 B.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
|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 D.行政村的基层组织 |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 A.实施的条件 | B.所有制结构 | C.经济管理模式 | D.产品分配方案 |
1921年,苏俄为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实行新经济政策。它规定
①放手恢复资本主义经济 ②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③恢复商品交换 ④将所有工矿企业收归国家经营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
| 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 B.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
| C.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 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
俄国颁布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
①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②使农业迅速大型化、现代化
③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一部分资金
④封建贵族经济和小农经济形式并未废除,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根本目的是
| A.掠夺金银财富 | B.积累原始资本 |
| C.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 D.输出剩余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