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幸福,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曾总结过西方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 ;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可以填上
A.智慧和德行 | B.权力与金钱 |
C.民主与科学 | D.法律与信仰 |
“(鸦片战争后)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农民“徙居都市”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日益解体 | B.城市生活条件优越 |
C.受到西方思想影响 |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
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
杨秀清在答复英国外交使节时说:“田产均耕一事是也,人人皆是上帝所生,物物归上主,人人皆当同享天福,故所谓天下一家也。”杨秀清所说的“均耕”是指
A.实现“耕者有其田” | B.无性别差异地均分土地 |
C.平均分配农业产品 | D.农民平均承担土地经营 |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款》规定:“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美)人帮办税务,毋庸英(美)官指荐干预”,并“各口划一办理”。据此,1859年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被派为总税务司,负责募用外国人在各口岸任税务司,这表明
A.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
C.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