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
| 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
|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
|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
“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 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
|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 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
| 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
|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
|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
|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
|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
|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毛泽东主张中国最终不走社会主义道路而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
| B.《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 C.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
| D.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 |
下列言论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1865年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 1903年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启蒙与救亡并重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实现民族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