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教育社会学家陈启天在《国家主义与国民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人人以为有国家色彩的教材太狭隘,不如采用含有世界色彩的教材;纪述战事的教材太残酷,不如采用歌颂和平的教材较合人道;培养爱国思想的教材太危险,不如培养文化的教材可赞赏。”从材料可以得出
A.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 |
B.军阀政府试图通过教材控制青年的思想 |
C.巴黎和会淡化了国人的世界意识 |
D.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
清朝康熙帝开创了“康乾盛世”。下列史实中,发生在康熙年间的是
①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初步形成②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出现
③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④亲自指挥,平定三藩之乱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推动”主要体现在农村改革
A.逐步地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
B.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
C.使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得以改变 |
D.突破了“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的环节中,与俄国新经济政策实质最为相似是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 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改革开放 |
有同学说“民族解放运动者都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所以,甘地是一个民族解放运动者”,根据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对此你认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拿破仑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拿破仑的主要意图是
A.颁布一部通行欧洲的法典 | B.强调以法国为主宰统一欧洲 |
C.鼓舞法国士兵的斗志 | D.实现欧洲货币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