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这说明
| A.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 B.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
| C.将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任重道远 | 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 |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
| B.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 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
| 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 |
| 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
|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 |
| D.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
“法国人对巴黎公社也有自豪感,因为那个时代愚蠢的第二帝国和愚蠢的对普鲁士的战争,与巴黎市民的挺身而出形成鲜明对比。今天巴黎公社社员墙边的鲜花,不是中国人、不是古巴人、不是朝鲜人放的,是法国人放的。”法国人如此看待巴黎公社是基于其 ()
| A.推翻了第二帝国的统治 | B.革命精神 |
| C.推动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 D.民族精神 |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 B.徐州会战 |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党的自身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
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③延安整风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倾和右倾的错误
④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