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体现了()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 B.外因对事物发展是不可缺少
C.在事物发展中,内外因同等重要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他已经()

A.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认识到君主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C.感觉到群众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作用 D.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

A.心是思维的器官,是智慧的支柱 B.人是用脑进行思维的
C.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D.心和脑实际上是思维的器官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一观点说明()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比客观更重要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矛盾着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