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谬误与真理是绝对不相容的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雷雨天气里,可以用手机吗?实验证明,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有电磁屏蔽,打电话、玩微信都没问题,其危险性基本可以忽略,但是有电线连接的那些电器设备的危险性比手机要大。这说明了(  )
①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②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规律
③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现实条件的制约去认识事物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
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科学家提出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设想,期望通过这个模拟器,预知更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再根据这些模型模拟出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危机的产生或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这一设想进一步佐证了(  )

A.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活动模拟器”建造的如期成功
B.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建造“活动模拟器”的直接动力
C.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能推动认识和科技的发展
D.科学家的好奇、兴趣和思考是推动“活动模拟器”发展的源泉

2013年8月19日《中国科技报》报道,细胞的正常基因出现突变并不断积累会导致癌症。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调查与30种癌症有关的基因突变,发现了会导致癌变的22种基因变异模式。材料主要表明(  )

A.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的基础是变动不居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