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1)用微粒观点解释:不吸烟的人往往会因为吸烟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
                                            。
(2)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是因为人体缺少         元素造成的。
(3)可以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4)在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分别用棉球蘸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属材料的使用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金属冶炼。利用 CO F e 2 O 3 的反应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金属材料的使用和保护。

①“贵州桥梁”闻名世界。桥梁建造中使用大量钢材作支架,钢是铁的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的    (填“大”或“小”)

②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    。铁也易被酸腐蚀,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比较 Zn Fe Cu 的金属活动性。

①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锌粉和铁粉的混合固体中,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得结论:   

②在上述实验中继续添加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微粒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为    时,可得结论:金属活动性 Zn Fe Cu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1)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为3g,需要水的质量为    g。

(3)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

KN O 3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g。

KN O 3 中混有少量 NaCl ,提纯 KN O 3 可采用的方法是    

③10℃时,将等质量的 KN O 3 、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充分溶解,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 KN O 3 ”或“ NaCl ”)溶液。

Ca OH 2 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将A点对应的 Ca OH 2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采取的方法是    

完成下列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

(1)探究燃烧的条件。如图1所示实验,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则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图2,回答问题。

①若制取 O 2 ,请填写如表

制取气体

反应原理(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应原理对应的制取装置(填字母)

检验该气体方法

O 2




②若制取 C O 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

(3)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为燃料,首次实现冬奥会火炬零碳排放、首次开展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水下火炬传递。水下火炬传递上演极富美感的“水火交融”景象,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你认为实现火炬水下燃烧,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如图是我国古代钱币之一,其“外圆内方”应“天圆地方”之说,寓意和谐顺畅。某同学构建了如钱币模型的常见不同物质关系图。H为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的盐,A、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H、E、F物质类别相同(“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或其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或其溶液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H的化学式是    

(2)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    

为防止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我国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C O 2 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如图是实际生产中采用足量 NaOH 溶液来“捕捉” C O 2 的工艺流程:

(1)操作a的名称是    

(2)“捕捉室”中 NaOH 溶液采用喷雾方式加入,目的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捕捉室”中的 NaOH 溶液与“反应器”中的X溶液可否互换?原因是    

(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