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中,所选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除去硫酸钡中碳酸钡 |
稀盐酸 |
B |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 |
水或稀盐酸 |
C |
从H2O2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 |
过滤或蒸发 |
D |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 |
水或小木条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10连云港18)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 |
D.t3℃时,甲、乙两物质各20g可分别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
(10成都11)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t℃,相同质量的a、b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 |
C.升高温度,可使a或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D.将相同质量的a、b分别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
(10贵港1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10徐州15)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
B.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 |
C.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
D.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B溶液最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