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学习化学的一年中,同学们做了教材上的八个基础实验,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气体样品可能含有NO、N2O5、N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经实验测定该样品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其样品的组成不可能是

A.NO、NO2和N2O5 B.N2O5和NO C.N2O5和NO2 D.NO2

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是催化剂
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中红磷要足量——充分观察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碎瓷片——加快蒸馏速度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再收集——防止收集到气体不纯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Z一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的装置,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应先给玻璃管加热,后通CO
B.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C.实验中能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样品成分
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KCl(MnO2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Fe粉(Cu粉)
稀硫酸
充分反应后过滤
C
NaCl(KNO3
CO2(CO)
点燃
D
ZnSO4溶液(CuSO4
足量锌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