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碘、钙”应理解为
A.分子 | B.原子 | C.离子 | D.元素 |
下列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剪纸B.酿酒C.造纸D.制陶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
物质 |
||
x |
y |
z |
|
A |
Mg(NO3)2 |
Mg(OH)2 |
MgSO4 |
B |
K2SO4 |
KCl |
KNO3 |
C |
BaCl2 |
Ba(NO3)2 |
BaCO3 |
D |
CaO |
CaCl2 |
CaCO3 |
A.AB.BC.CD.D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B |
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
有红色固体生成 |
铜全部被置换出来了 |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D |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 |
木条火焰熄灭 |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A.AB.BC.CD.D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全人类团结起来与太阳系毁灭抗争的科幻故事。根据现有科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干粉灭火器只能为一部分火灾灭火
B.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C.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D.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挡住来自太阳的热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