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污水处理率、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83%和61%。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再生水生产成本比污水治理成本低。根据2012年北京市的地方标准,达到三类以上标准的水,才能让人们亲水、戏水,而经过再生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只能达到四类标准。下图为“2012年北京市中心城再生水用途结构图”。
材料二:下表为“北京市水资源统计数据”。
(1)据图分析,北京市用水结构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2)北京市最主要的供水水源是__________,过度使用该类水资源造成的危害主要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北京市大力推行使用再生水是否可行?_________,理由______。
(4)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读“某湖泊沼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湖泊的主要水文特征。
(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湖泊南北部湖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乙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并分析乙地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平均海拔400米,是一个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城市依山而建,人谓“山城”;冬春雨轻雾重,又号“雾都”。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1)分析四川盆地自然资源组合方面的主要优势。
(2)分析重庆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读下图,回答:(13分)
(1)描述甲乙两地的气候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2)甲丙两地1月风向相似,主要吹什么方向的风?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
(3)甲丁两地地震活动都较频繁,试分析产生原因的异同。
(10分)环境保护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气质量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1975年以后该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x10-3mg/m3和75x10-3mg/m3,与世卫组织(WHO)过渡期第Ⅰ阶段目标值相同,该城市欲打造宜居城市,简述改善该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我国重大滑坡、崩塌成灾频次年代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获取信息,总结地质灾害变化规律。
(2)分析我国重大滑坡、崩塌成灾频次增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