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位于 ① 半球,判断依据是 ②  ③  ④ 
(2)甲、乙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 ①  ② 
(3)丙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① 循环,简述该河水文特征: ②  ③  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把下列各自然带的代码填入与图中A、B、C、D对应的位置上。
①高山草甸带②冰碛和地衣带③常绿阔叶林带④针叶林带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此图自然带分布反映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同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3)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完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坡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4分)

(l)图中①一③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的分异规律。
(2)图中③一⑤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规律分异。
(3)①与⑥纬度相似,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而陆地自然带差异很大,这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分异。
(4)④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⑤处的大型动物具有的__________特点,⑥处代表性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①处的土壤特点是__________。

读“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A、D所在纬度相同,自然带不同,试简要分析原因。(4分)
(3)E山的名称是.__________,成因上属于.__________山。
(4)B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各题。

(l)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由长到短列出甲、乙、丙、丁四地昼长排序。
(2)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3)近年来,雪线海拔逐渐升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
(4)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丙地可能是哪座山脉?

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资料,分析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
(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