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
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
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
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调水季节,其原因是(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 |
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
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
该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A.生产功能 | B.平衡功能 | C.消费功能 | D.选择功能 |
读图,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g、h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下面2题。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c |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
C.d>e |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
该表是2009年法国、巴西、德国、日本四国能源构成(%),据此回答下面2题。
国家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水电 |
核电 |
其他 |
甲 |
19.1 |
16.4 |
21.1 |
8.9 |
32.1 |
2.4 |
乙 |
54.2 |
1.2 |
9.8 |
3.1 |
29.3 |
2.4 |
丙 |
1.2 |
1.8 |
1.6 |
86.3 |
0.9 |
8.2 |
丁 |
7.4 |
2.3 |
1.0 |
12.2 |
76.5 |
0.6 |
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
A.德国、巴西、法国、日本 | B.巴西、法国、日本、德国 |
C.法国、日本、德国、巴西 | D.日本、德国、巴西、法国 |
我国与上述四国能源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和甲国都是世界上的石油进口大国 |
B.我国和乙国的煤炭资源都集中分布在国土东部 |
C.与丙国相比,我国的水能蕴藏量小 |
D.我国核电比重接近丁国比重的一半 |
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下面2题。
国家 |
甲 |
乙 |
丙 |
丁 |
城市化水平(%) |
90 |
83 |
66 |
32 |
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
A.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
C.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
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
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右图中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