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可能位于(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

下列关于三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图4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4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2.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使用清洁能源比重上升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图2中的A点是晨昏圈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1-2题。

1.当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可能在23°26′S上B.可能在赤道上
C.可能在66°34′S上D.可能在极圈上
2.图3中能正确表示A点一年内移动范围的线是()

A.A线B.B线C.C线D.D线

图1表示地球上某两个区域等压线分布状况,图中数值a>b>c。读图l回答1~2题。

1.以下关于两图的正确说法是()
A.甲、乙两天气系统在同一季节达到强盛B.甲是由副热带高压北移形成的
C.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D.甲冬季强盛,乙夏季强盛
2.当乙达到强盛时期()
A.我国华南处于雨季B.满载石油的日本油轮返航时逆风为主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D.非洲南部动物向北部迁徙

下图为陕西宝鸡(340N,1070E)到四川巴中(320N,1070E)一线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完成1-3题。

1.判断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宝鸡到巴中实际剖面图最接近的一幅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2.若下图为上题谷地中某一天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域内植被覆盖良好的一条流量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谷地中的典型植被为()
A.热带季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