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 区




年平均气温(℃)
11.6
23.5
2.6
18.3
≥lO℃积温(℃)
4140
8200
2800
6500
年降水量(mm)
683
1980
538
1350

 
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

A.①地——华北平原 B.②地——云贵高原
C.③地——塔里木盆地 D.④地——海南省

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

A.热量不足;春小麦 B.水源短缺;棉花
C.光照不足;水稻 D.降水少;甜菜

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80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森林,近1/2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目前,地球上仅存有39亿公顷森林和12亿公顷的稀疏林。被破坏的世界森林面积估计每年在1000万公顷以上,许多著名的“森林之国”(如泰国)已名存实亡。早在1977年,泰国已从木材出口国变为木材进口国,泰国呵叻高原葱郁的森林已不复存在,裸露出砖红色的土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读图,据此回答各题。关于上述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上的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
②世界上的森林面积没有什么变化
③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④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使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各题。

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图示意某I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下图为根据1973 、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各题。

上左图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A.山谷 B.山脊 C.冲积扇 D.盆地

上右图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A.减少了1800平方米 B.增加了1800平方米
C.增加了2700平方米 D.减少了2700平方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