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与后两者比较,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是RNA |
| 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和核仁 |
|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 |
| D.三者在培养过程中,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能正常生长繁殖 |
如图所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基本单位)是生物个体 |
| C.没有地理隔离不可能有新物种的形成 |
| D.图中C表现的是种群间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
有种名为“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葡萄球菌”的病菌,青霉素等多种常用抗菌素都无法消灭它。这种菌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发现,如今已发生变异,威力更加强大。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该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性增强方向变异 |
|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性弱的 |
| C.抗菌素的使用导致抗药性强的基因出现频率增大,产生了新的物种 |
|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
|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
|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
|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利用X射线人工诱导细胞进行基因突变和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时,X射线和秋水仙素分别作用于细胞周期
| A.均为前期 | B.均为间期 |
| C.前者为前期,后者为间期 | D.前者为间期,后者为前期 |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
|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
|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