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和B、b基因分别位于果蝇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现已知基因tt纯合时雌果蝇会性逆转成雄果蝇。为了区分某雄果蝇是否性逆转形成,研究小组用黄色荧光标记T、t,用绿色荧光标记B、b,在显微镜下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荧光数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若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B.若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C.若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D.若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
A.1/4 | B.1/6 | C.1/8 | D.1/16 |
纯合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杂交,F2中不同于亲本性状而又能稳定遗传的占 ( )
A.1/8 | B.1/16 | C.3/8 | D.3/16 |
用矮杆晚熟(ddEE)水稻和高杆早熟(DDee)水稻杂交,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希望达到2000株矮杆早熟纯种水稻,那么F2 在理论上要有()
A.8000珠 | B.16000珠 | C.12000珠 | D.32000珠 |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
A.1/4 | B.1/2 | C.0 | D.1 |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
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