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嘌呤碱基占52%,嘧啶碱基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 )
| A.噬菌体 | B.大肠杆菌 | C.HIV | D.烟草花叶病毒 |
下列图中甲是突触结构,乙是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的内容物释放至5主要靠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 B.甲图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 C.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a点后d点会兴奋,e点不会兴奋 |
| D.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有很多 |
下图表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 |
| B.刺激b点,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
| C.刺激c点,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 |
| D.若ab=bd,则兴奋由a到b和由b到d的传递速度相同 |
如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 A.感受器产生感觉 |
| 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效应器单方向传导 |
|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
| 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 |
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
|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
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 A.大脑皮层 | B.垂体 | C.下丘脑 | D.脊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