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考复习阶段,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区别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②酸、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③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或碱溶液;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⑤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补充微量元素也要适可而止;⑥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而用水灭火是因为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⑤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火灾时,只能用CO2灭火
C.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在实验中,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着火时,最简便的扑灭方法是

A.用树枝扑打 B.用湿抹布盖灭
C.用灭火器扑灭 D.用高压水喷浇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咀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
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物理变化)
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