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兴趣小组分析了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份Fe203、Fe304、FeO等)制备铁红(Fe2O3) 的流程图并进行了铁红性质实验。
一、铁红制备的流程图分析
(1)写出焙烧中CO与Fe2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2)实验室完成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和_ (填仪器名称)
(3)你认为对气体C最佳的处理方法 是_ 。
A.冷却后排入空气 B.燃烧后排放 C.再通入反应炉
(4)反应1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 。
(5)反应2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你认为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
洗涤干燥得到K2S04晶体时,可选用下列__ (填字母)洗涤剂;
A.KCl的饱和溶液 B.水 C.K2S04的饱和溶液
为检验K2S0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_ (选填序号,下同),
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 ,观察现象即可判断。
A.AgN03溶液 B.过量的BaCl2溶液 C.过量的Ba(N03)2溶液
二、铁红的性质实验
【问题讨论】
【资料1】草酸晶体(H2C204·3H20)在浓H2S0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 C02↑+C0↑+4H20
(6)实验前应先_ 。
(7)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D中的试剂依次是__ 、___ (填字母编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8)C装置的作用是 。
【数据分析与计算】
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氧化铁(Fe2O3)和CO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管内剩余固体质量〜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资料2】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304、Fe2O3,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够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9)800℃以上时,管内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
(10)写出管内固体质量由48g变为46.4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实验评价】
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
从20世纪中叶开始,硅成了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半导体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硅元素的是(填字母)。
(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硅的原子序数为14,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011年5月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二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危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
请分析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对于C24H38O4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该物质是有机化合物②该物质中含有24个碳原子
③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④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
(2)写出该塑化剂的两条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做法,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
①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②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③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④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黑心业者
(4)请你再写出一条远离塑化剂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____________种分子;
(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强同学对镁带及其燃烧进行如下的探究后,要填写如下实验报告,请协助他:
(1)从一条镁带上折下一段,观察到断面处为银白色,镁带外观为灰黑色,用砂纸打磨后,露出银白色金属。
结论:镁带是一种具有________色金属光泽的固体
(2)用打磨好的镁带连接一节干电池和小灯泡,观察到小灯泡亮了。
结论:镁带具有________性。
(3)点燃镁带,燃烧后移到石棉网上方,观察到①镁带剧烈燃烧,发出_________,②放出热量,③生成_____色粉末状固体。其中能证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填序号)
结论: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镁带燃烧时产生的现象,请举一例镁粉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
(9分)请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在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1.25g/L左右)跟空气接近,不易溶于水。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从硫醚的气味察觉到煤气泄漏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时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从而用于工业冶炼钢铁。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______;⑵_______;⑶_______;⑷__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