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五年内在湘、鄂、赣区域由政府投资2.7亿余元,建设包括钢铁、煤矿、电冶等12项、30余个大型厂矿……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从材料可见(   )

A.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 B.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
C.大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D.中共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慈禧曾经说:“我本来是决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教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

A.洋务派 B.顽固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主张的相似点是()

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产品

某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一描述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 ()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丞相的权力被分割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