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在1935年指出“(甘地的不抵抗)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下才可实行,在印度实行不抵抗主义来反对英国也许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今天的德国却不能用这种办法来反对纳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下列各项中符合史实的是:
A.爱因斯坦直接参与原子弹研制,之后反对核战争 |
B.两人都赞成和平斗争,都因条件变化而调整策略 |
C.两人都重视现代科技,并重视其对人类的双刃性 |
D.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场特殊的空想运动 |
下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 B.红色政权的建立 |
C.抗日战争的爆发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下表是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这表明当时的国民党是()
地 区 |
党员人数 |
学生 |
工人 |
农人 |
绥远 |
3200 |
8% |
3% |
80% |
湖北 |
1877 |
63.1% |
2.3% |
8.9% |
广东 |
15000 |
21.2% |
20.1% |
39.1% |
A.发展中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某书中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这说明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引发的中国的变化在于()
A.工业化、专业化 | B.城市化、福利化 |
C.民主化、法制化 | D.多样化、产业化 |
学者王铁群说:“…….至1913年底仅政治类的党团就达312个,人们熟知的毛泽东等在长沙发起的新民学会、周恩来等在天津发起组织的觉悟社,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材料表明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B.政党政治规范有序 |
C.国民享有一定的结社自由 | D.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 |
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后颁行的《天父诗》中写道:“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可见,太平天国政权具有( )
A.革命性 | B.封建特权思想 |
C.进步性 | D.封建保守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