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
| B.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
| C.“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
有史家认为“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是
| 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 C.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中国早在15、16世纪的明朝就几乎全部具备了。以下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①朱元璋废除丞相,皇权高度专制
②江南出现一系列工商业市镇
③李贽写成《藏书》《焚书》等著作
④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形式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图中的两人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源是
| A.君主专制与民主法制 | B.工商业经济和小农经济 |
| 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 B.分散的自然经济 |
| 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 D.王室日益腐败 |
最近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最大的悲哀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评论着眼于程朱维护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
| B.此说法有失偏颇,没有辩证地客观评价程朱思想 |
| C.我们应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
| D.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