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 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 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 |
| 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 |
2010年贺岁大片《十月围城》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车夫、学生浴血保护孙中山的故事。要查证该故事是否真实可靠,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导演的创作手记 | B.历史学家的访谈 |
| C.当时参加者的回忆录 | D.当时报纸的新闻照片 |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
|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
|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
|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拆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 C.天京变乱 | D.黄海海战 |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 C.《辛丑条约》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