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我国大洋第22次环球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返回青岛。读“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大洋科考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有关本次环球科考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处的航线明显的偏南或偏北,目的是缩短航程 |
| B.多在低纬度海域,向东航行,可借助赤道逆流 |
| C.多在中纬度海域,向西航行,可借助中纬西风、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
| D.多在低纬度海域,向西航行,可借助低纬信风和赤道暖流 |
④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 A.多种鱼类洄游必经之处 |
| 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
| C.该处有上升流,使营养盐类上泛 |
| D.该处附近居民不喜食鱼,捕捞少,鱼类大量繁殖 |
该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4—6题。
处于阶段Ⅲ农业的显著特征是
| A.大农业生产 | B.生产专业化 |
| C.集中于温带草原区 | D.分布于地广人稀地区 |
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重要措施是
| A.进行农业区划 | B.加强水利建设 |
| 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 D.退耕还林还草 |
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 A.加大技术投入 | B.加强市场营销 |
| C.改善交通条件 | D.大量使用农药 |
该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A.冲积扇 | B.河流沿岸平原 | C.河边滩地 | D.河流三角洲 |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 B.太阳辐射强 | C.水资源丰富 | D.土壤肥沃 |
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 B.酸性土壤的改良 | C.荒漠化的防治 | D.河流的综合整治 |
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A.夏季流量小 | B.补给以降水为主 | C.水量向下游增大 | D.径流年际变化小 |
读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完成26~28题。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A.流水、沉积作用 | B.流水、侵蚀作用 | C.风力、沉积作用 | D.风力、侵蚀作用 |
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 B.干旱 | C.低温冻害 | D.滑坡、泥石流 |
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 B.长江中游地区 | C.云贵高原 | D.珠江三角洲 |
该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24~25题。
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
| B.各纬度海区的辐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
|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
|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
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
|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
|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
|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