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理考察小组5月21日从北京坐飞机去甲城,当到达城时观看到太阳刚刚降至地
平面后又冉冉升起,此时,手表上显示时间为9:00(北京时间),完成下列问题。根据材料推测甲城的地理坐标最有可能是( )
A.(74.5°N, 152.5°E) | B.(70°N, 157.5°E) |
C. (70°N, 20°W) | D.(74.5°N, 15°W) |
考察小组到达甲城后二个小时内,他们自己的影子的变化过程为( )
A.由北变转向东北 | B.由北转向东南 |
C.由南转向西南 | D.由南转向东南 |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19~21题。
人口密度(人/平方㎞) |
出生率(‰) |
死亡率(‰) |
|
X国 |
108 |
42 |
18 |
Y国 |
275 |
6 |
7 |
19.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A.欧洲 | B.大洋洲 | C.非洲 | D.北美洲 |
20.Y国可能位于( )
A.欧洲 | B.大洋洲 | C.非洲 | D.北美洲 |
21.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条件 | B.气候条件 | C.历史条件 | D.地形条件 |
读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图11图11沿线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形成基础是 ( )
A.水分 | B.热量 | C.光照 | D.海拔 |
上图分布示意图与右图中甲~丁四线所经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图“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小题。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A.渭河谷地 | B.长江三峡 | C.泰山 | D.庐山 |
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9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小题。
图9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冲积平原 | B.山麓冲积扇 |
C.沙洲 | D.三角洲 |
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8后回答小题。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 B.6月 | C.10月 | D.12月 |
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
A.黄河流域 | B.塔里木河流域 | C.长江流域 | D.珠江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