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的统计) 甲组人口死亡率是( )
A.0.775% | B.3.7% | C.0.885% | D.0.95%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
B.各年龄段死亡率是甲组小于乙组,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组小于乙组 |
C.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 |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
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 B.终年光照充足 |
C.雨热同期 |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
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
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
C.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
D.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回答问题。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
C.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风 |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
图中甲为1978年各省工业GDP份额比重分布图,乙为2001年各省工业GDP份额比重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978年到2001年,我国各省工业GDP份额
①珠江三角洲上升②东南沿海地区上升③东北三省上升
④京津沪下降⑤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数量增长
A.①②⑤ | B.①②④ | C.②④⑤ | D.②③⑤ |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增长强劲其主要原因是
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②临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工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 ⑤资源能源丰富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⑤ |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对三种方案的评价准确的是()
A.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 B.B方案3-8年内的收入![]() |
C.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 D.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 |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 B.江汉平原 | C.四川盆地 | D.两广丘陵 |
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是()
A.保持水土 | B.调节气候 | C.美化环境 | D.防风固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