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孕育了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2009年4月6日甲区域南部发生6.3级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在乙区域的①地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区域定位。判断我们所学过的区域。
甲区域: ,乙区域:
(2)学以致用。甲区域南部和乙区域南部都是地震多发地区。请从材料二中任选其一,解释地震多发原因。
(3)经济发展。①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②每年都有许多来自甲区域北部的游客去乙区域进行避寒旅游。你认为丙国游客最喜欢什么时候去乙区域旅游?请你简述理由。
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为聚落,图乙所示为聚落。
(2)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遗址的共同因素是。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
。
读下面图形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图中字母、数字表示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A洲,B洲,①洋,②洋。
(2)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洲(填写字母),面积最大的是洲(填字母)。
(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洋,纬度最高的是洋。
(4)在④洋沿岸的人与B洲的土著居民人同属于黄色人种。
(5)图中C洲与D洲国家之间的互助称为,B洲与D洲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图中A、C、D、E四个大洲中,属于发达国家集中的大洲是洲,A洲与C洲的分界线是。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中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由于板块和板块的形成的。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属的地形区和地形部分名称:a ,b ,d 。
(2)e f 两地的高度差是米。
(3)计划将小河水引到C处,AC和BC线路中合适的是,理由是
。
(4)若在山坡上修梯田,选择在(选填“甲”或“乙”)处较好,理由是。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C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带,A、B、C三点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点。
(2)A点经纬度是,。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现象。
(4)A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丁处时,北半球处在季,南半球处在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长或短),获得光热也将逐渐(增加或减少)。
(6)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处附近。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⑥位于北极圈以北,它属于(热、温、寒)带气候。
(2)写出气候类型名称:
①,②,⑤,⑦,⑩。
(3)写出④地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