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黄豆和玉米干种子中4类重要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含量表(单位:g/100g)。
| 有机物种子 |
甲(CHON) |
乙(CHO) |
丙(CHO) |
丁(CHONP) |
| 黄豆 |
35.1 |
8.6 |
18.6 |
0.82 |
| 玉米 |
8.1 |
69.6 |
3.3 |
0.32 |
分析表中信息可推知,种子细胞中( )
A.丁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B.丙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丁的合成需要甲的参与 D.甲.乙.丁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生物群落K到N包含数字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中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危害程度逐步增加)时,这些群落中的哪一个受到的影响最小? ( )
| 群落 |
种1 |
种2 |
种3 |
种4 |
种5 |
种6 |
种7 |
种8 |
| K |
50 |
30 |
10 |
10 |
0 |
0 |
0 |
0 |
| L |
92 |
4 |
0 |
0 |
1 |
1 |
1 |
1 |
| M |
75 |
5 |
5 |
5 |
5 |
5 |
0 |
0 |
| N |
0 |
25 |
20 |
20 |
20 |
20 |
0 |
0 |
| A.K | B.L | C.M | D.N |
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 A.种群密度 | B.适应的普遍性 | C.群落的垂直结构 | D.群落的水平结构 |
下面的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
|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
|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
|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
|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
|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
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16 | B.1/9 | C.1/8 | D.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