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有人想用含32P噬菌体进行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此次实验的做法及分析正确的是
A.需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 |
B.需用已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 |
C.若此次实验上清液中出现了大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 |
D.离心的目的是让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和细菌分离 |
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
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右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
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
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
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
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
右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所释放的激素的调节 |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对甲和乙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