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践题
也许有人会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然而,不仅当人们身罹困境或遭遇强横时,甚至在平常生活中,当出关入境,逛街购物、坐卧行止时,我们都会发现:法律就在身边。
某校七(1)班围绕上述内容准备召开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知识平台:你了解我国的法律吗?请你在知识竞赛活动中为同学们列举几部(写出名称即可)
[学会拒绝]:
2.才华展示:围绕上述内容,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假如你准备参加,请你写出演讲的题目和提纲。
3.付诸行动:同学小林最近买了双运动鞋,没穿几天就出现了质量问题,不知该怎么办?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也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
(1)设立“法制宣传日”和“国家宪法日”说明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林某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两年前,林某因生活琐事与室友黄某发生矛盾,将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学物偷偷放入宿舍内的饮水机,致使黄某饮用后中毒死亡。
(1)上述案例中林某的行为侵犯了黄某的哪项权利?人民法院对林某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哪些基本特征?
(2)林某因与同学发生矛盾,心存不满而投毒,最终受到法律的惩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下课了,在教室里,同学甲不小心踩到了同学乙的脚,这时,出现了下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
情境一:乙说:“太不像话了,长眼没有?”甲说:“叫什么叫?踩你又怎么样?”
情境二:甲说:“真对不起,踩了你的脚。” 乙说:“没关系,难免的。”
请你简要谈谈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2014年9月27日,100多个国家数百所孔子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庆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即孔子学院创办“十周年”。我国自2004年开始,已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所孔子学堂。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今,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在中外文化广泛交流的大背景下,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回答6个方面,6分)
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全国已有66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不含军队官员),党中央坚决查处了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有腐必反,有贪必惩的局面已经形成。其中刘铁男、王素毅、李达球、童名谦、倪发科、季建业等已受到法律的制裁,分别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的刑罚。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哪些法律知识?
(2)为了让权力行使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