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
原子半径/nm |
主要化合价 |
X |
0.160 |
+2 |
Y |
0.143 |
+3 |
Z |
0.102 |
+6、-2 |
L |
0.099 |
+7、-1 |
M |
0.077 |
+4、-4 |
Q |
0.074 |
-2 |
A.等物质的量的X、Y的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H2一样多
B.Y与Q形成的化合物不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L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D.在化学反应中,M原子与其他原子易形成共价键而不易形成离子键
设计学生实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散)。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
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
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 |
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
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的KNO3 |
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 |
D.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从实验室加热氯酸钾与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
B.溶解、过滤、洗涤、加热 |
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
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H2SO3、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 |
B.![]() |
C.H2SO3 |
D.![]() |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含有的Fe2+ |
B.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含有的CO2 |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