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钠与水反应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
C |
为确证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 |
取少量待检固体溶于水中,滴加少量BaC1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 B.稀有气体元素 |
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 | B.中子数 | C.电子数 | D.电子层数 |
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
C.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 D.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
根据钫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碱金属中原子半径最大 | B.其单质的熔点比金属钠的熔点低 |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 D.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 |
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燃烧都能生成过氧化物 | B.都能够与水反应 |
C.都有较强的还原性 |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