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某中央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该机构是( )
| A.尚书省 | B.门下省 |
| C.中书省 | D.御史台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 A.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
| B.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D.建立沿海到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
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中写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跟其他提法相比,可让保守派放心,集体仍是承担责任的一级地方单位”;“在1982年的一号文件中,包产到户和类似做法都被认为仍然属于‘社会主义’的性质。”这说明了
| A.此前党内关于包产到户的作法已无争论 |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到全会的认可 |
| C.此后党内在关于“包产到户”问题上的意识形态之争还在进行 |
| D.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
在1914年之前,中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棉布1900万匹,棉纱250万担,到1919年锐减到1400万匹,棉纱130万担。在江南一带的大生纱厂利润高达380多万两,创下最高记录,成为国内第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 |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进 |
| C.受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 D.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下图为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时期 |
乡民迁出 总人数 |
迁至他乡 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A.广东地区由农村到国外从事工商业人口下降
B.广东地区出国人数激增,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C.广东地区离乡现象反映了传统农业、手工业破坏殆尽
D.广东地区受国门洞开影响,乡民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关于钻石的对话》中阐述:“钻石的价格在波斯出现了大幅上涨,那么人们在英格兰也可以感受到其价格的上涨,因为世界上的大珠宝商都彼此熟识。”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是
| A.商业贸易发展使同盟伙伴关系普遍 | B.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 |
| C.地方性市场向统一性市场的整合 | D.钻石的价值随经济发展而被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