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太祖时大臣钱宰曾写有“四鼓(四更之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的诗。从诗文判断钱宰起床准备上朝的时间应在(    )

A.23点至l点 B.1点至3点
C.3点至5点 D.5点至7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A. 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 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

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C.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D.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上述材料反映出顾炎武()
①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
②倡导崇实致用的学术风气
③胸怀天下的文化自觉
④主权在民的政治诉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C.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