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津桥①春望
雍陶②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①天津桥,位于唐代“东都洛阳洛水之上”。②雍陶:晚唐诗人。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作简要分析。
答: 此诗通篇写景,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送客还幽州
李益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九日送别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两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分别通过什么意向表现出来?
两首诗中有“送独归”“且送归”的相似用语,但二者表现出来的诗人的心境是有差别的,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送客还幽州
李益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九日送别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两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分别通过什么意向表现出来?
两首诗中有“送独归”“且送归”的相似用语,但二者表现出来的诗人的心境是有差别的,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更 漏 子
牛 峤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①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挑锦字②,记情事,唯愿两心相似。收泪雨,背灯眠,玉钗横枕边。
【注】①《轮台》:边地乐曲 。②挑锦字:古有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丈夫一事,词中代指写信。词中有一处与唐人“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情景写法相似,请找出来,并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这是一首写思妇的词,文字虽少,却能一波三折,曲尽思妇的情感变化。对此,请作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列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在晏殊的这首词中作者也写到了黄鹂鸟的声音——“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试结合原诗词,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2)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此词作于1179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②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据说陈皇后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重金,求解愁辞赋,得《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
(1)此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4分)
(2)词中写道“闲愁最苦”,那么作者写出了哪些“闲愁”呢?请结合本词加以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