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
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
D.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 B.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下题。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 B.②④①③ | C.①④②③ | D.①④③② |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 B.区域性特征 | C.差异性特征 | D.不稳定性特征 |
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①②④ |
图4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状况 , 读图回答下题。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
A.东南丘陵 | B.山东丘陵 | C.海南岛 | D.天山山地 |
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说明南坡与北坡相比:
A.坡度更小 | B.积温更高 | C.降水变化更大 | D.风力更小 |
图3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
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分析材料,根据所学完成回答下题:
材料一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材料二),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和降水与侵蚀强度呈正相关 |
B.侵蚀强度还与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直接相关 |
C.甲与丙侵蚀强度的不同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 |
D.石灰岩溶洞的石笋是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亚马逊平原 | B.黄土高原 | C.西伯利亚山地 | D.撒哈拉大沙漠 |
图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实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虚线为纬线。分析完成:下列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A.AB两点间的球面距离约为6660KM |
B.AB两点间的纬度差为60° |
C.该日AB两点间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3°08′ |
D.此时A点的地方时约为14时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C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则此时正值枯水期 |
B.C点的纬度是36°34′ |
C.C点大约再过3小时日落 |
D.C处附近有暖流流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