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西部某高山区遥感影像图。若该地气温异常升高,最有可能诱发的灾害是( )
A.干旱 | B.沙尘暴 | C.地震 | D.泥石流 |
下图是APEC成员国中人口超过一亿的五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标和人均资源拥有量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图4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国家分别是()
A.俄罗斯、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 |
B.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 |
C.印度尼西亚、中国、俄罗斯、美国 |
D.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 |
与美国、俄罗斯两国比较,中国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
A.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
C.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 | D.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下表回答下题。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16亿 |
B.约15.1亿或16.6亿 |
C.约8—9亿 |
D.约14—15亿 |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地区开放程度 |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 D.国家的人口政策 |
读我国某海域年均溶解氧等值线图,回答下题。该海域水体年均溶解氧的分布规律是:()
A.溶解氧数值与距离陆地的远近成反比 |
B.离人类活动中心越近,溶解氧数值越低 |
C.溶解氧最低值区与海水养殖业发展区的分布相一致 |
D.溶解氧最低值区与海水温度低值区的分布相一致 |
造成该海域溶解氧数值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①城市生活废水排放②海水养殖业的过度发展
③运输油轮的大量泄漏④工业废水排放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是1996年和2003年我国不同地区耕地数量占全国的比例(%)。读图回答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的增加幅度超过减少幅度 |
B.我国各地区耕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
C.我国干旱地区的耕地在增加,湿润地区的耕地在减少 |
D.西部地区的耕地比重在下降,东部地区的耕地比重在上升 |
关于耕地比重占前三位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我国平原地区 | B.是我国小麦的重要产区 |
C.耕地的比重合计达60%以上 | D.是我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的三个地区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水汽易进入 |
B.地势较高,受地形抬升 |
C.地势较高,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
D.锋面遇地形阻挡,在此停滞 |
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降水少,气候干旱 |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D.机械化水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