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淄博市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下图所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 (每空1分,共10分)
第一站(1)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A__________山脉。该山脉西侧为 省,东侧为 地形区。
第二站(2)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黄河在流经 地形区后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 ; ; 等。
第三站(3)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B ,它位于黄河支流 附近,往西北行进,进入C区,本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填空。
(1)根据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城市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
(2)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在一年中,降水集中在 季。
(3)根据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国南北方的雨季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________,结束________,雨季________;北方正相反。
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上图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 河,②是 河。
(2)黄河发源于 高原,注入 海。
(3)内蒙古的 是黄河中游和上游的分界点。黄河在干旱地区塑造了肥沃的平原为A __平原。
(4)黄河水比较浑浊的河段是______游,水力资源丰富的河段是__________游。
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高原 B 盆地 C 盆地D 平原 ① 山脉 ② 山脉
(2)“③ 山—— ④ ——山脉横断山脉”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邻国:① ② ③ ④
隔海相望的国家: ⑤ ⑥
海域:⑦ ⑧
大洋:⑨ ⑩
(2)将A塔吉克斯坦、B越南、C渤海、D海南岛、 E琼州海峡F山东半岛前的字母填注在图中。
下左图为中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下右图为中国洪涝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干旱出现频次>30的主要地形区: _;列举洪涝多发的主要地形区: (至少举出一个);
(2)从空间分布上看,中国干旱和洪涝灾害均集中在 (填“东部”/“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受 (冬/夏)季风进退的影响,降水季节、年际变化 (“大”/“小”);
(3)除气候因素外,右图中A地区洪涝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人为原因有: (至少举出一点);
(4)列举一项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 (至少举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