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中的这位“老人”指的是( )
A.孙中山 | B.毛泽东 | C.邓小平 | D.江泽民 |
下面表格是某时期我国粮食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粮食产量 |
比上一年减少 |
|
1958年 |
20000万吨 |
|
1959年 |
17000万吨 |
3000万吨 |
1960年 |
14350万吨 |
1650万吨 |
1961年 |
14750万吨 |
A.自然灾害
B.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挫
C.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泛滥
D.农业生产合作社效率低下
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及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上述现象发生于
A. |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 B. | 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
C.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D. | 改革开放时期 |
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 | 批判继承 | B. |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C. | 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 D. | 完全否定 |
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 |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B. |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 |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D. |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 |
A《、南京条约》 |
B. |
《天津条约》 |
C. |
《马关条约》 |
D. |
《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