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梦,即目标、理想;中国梦,即中国人的共同目标。中国梦,记录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主线。
⑴根据所学知识,把下表内容补充完整:
历史时期 |
民主革命时期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
年份 |
19世纪 60-90年代 |
1895-1898年 |
1911年 |
1945年 |
20世纪80年代 |
④ 年 |
中国人 的梦想 |
洋务 救国梦 |
① 梦 |
② 梦 |
和平 建国梦 |
③ 梦 |
全面 小康梦 |
上述梦想的 共同目标 |
⑤实现 。 |
|||||
|
|
材料二: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⑵请从个人与集体关系角度谈谈对“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的理解。
材料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是因为一代代人的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伟大的“中国梦”才越来越接近现实。
⑶材料二、三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应该弘扬哪些精神?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七律》
材料二:如图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大渡桥横铁索寒”与红军“远征”途中的什么事件有关?并指出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用图中地点代号作答,2分)
(3)“远征”途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历史事
件发生的地理位置(用图中地点代号作答,2分)
(4)“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远征”胜利是哪一年?并指出三军胜利会师地点(用图中地点代号作答,2分)
(5)根据毛泽东诗句分析,红军“远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材料一: 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材料二: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摘自胡锦涛同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在近代史上是哪一运动,这场运动在客观上有何进步意义?
(2)材料一中“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近代史上有哪两场运动,这些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一中“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在近代史上是哪一运动,这一运动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4)材料二中“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中国最终经过哪一运动找到了“先进理论”,这一理论是什么?
(5)材料二中“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历史最终选择的 “先进社会力量”是什么,这一社会力量在哪年的哪一运动中登上历史的舞台,她又是通过什么组织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
央视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这样陈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 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请回答:
(1)“为了民族复兴,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 1840年在中国广东海面一批外来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撬开了中国的国门,请说出这是哪一侵华事件,对中国有何影响?(3分)
(2)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请至少再举三次1840年后,中国遭受的外来侵略。 (3分)
(3)在了解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后,你有何感想?(2分)
阅兵可以振军威,鼓士气,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开国大典、建国10周年、35周年的3次大阅兵。
材料一: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1)开国大典阅兵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举行的,这次会议通过了临时宪法,这部临时宪法的全称是什么?本次阅兵的武器装备大部分是日式和美式的,它们是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在哪两场战争中从敌军手中缴获的?
材料二:
1959年建国10周年大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由我国自行制造。
(2)59年阅兵时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进行了工业化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哪一年开始执行的?当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哪些失误?
材料三:如图
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欢庆共和国建国35周年的盛大庆典,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有的装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3)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地迸发出勃勃生机,这主要得益于哪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什么重大决策?1984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参加阅兵,震撼了世界,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哪年?“两弹一星”指的是哪两弹?请写出一位对“两弹一星”作出重要贡献的我国科学家的名字。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历史,到新中国成立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节《近代以来的中国外交》的活动课,请你一起参与。
(1)如图,第一组同学:将下列图片的序号填写到下列表格相应的空格处。
时间 |
外交情况 |
史实或成就(填写图片序号) |
|
旧中国 |
弱国无外交 |
||
新中国 |
七十年代 |
外交出现新局面 |
|
八十年代 |
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
||
21世纪初 |
外交事业新成就 |
(2)第二组同学:介绍新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史实。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②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始于哪一年?
(3)第三组同学: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事业的新成就。
①写出图三中A.B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②图二会议的召开,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4)第四组:结合上述新旧中国的外交状况,分析推动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