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
|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新纲领。下列各项措施,那一项不是《资政新篇》的内容:
| A.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 |
| B.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
| C.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
| D.开设新式学堂 |
下图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照。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 |
| B.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 |
|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
| D.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近代某次战争所发行的部分邮票名称,据此判这次战争是
| 纪念周年 |
枚数和内容 |
| 20周年 |
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
| 40周年 |
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
| 50周年 |
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下图是1949年1月10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A.新四军的敌后抗战 | B.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
| C.百团大战的辉煌战果 | D.三大战役的重大进展 |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 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
|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
| 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