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 A.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
|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
| C.观看电影成为上海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
| D.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
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 C.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海国图志》远远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如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远非一部生物学著作一样。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先驱。”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
| A.《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
| B.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 C.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 |
|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后初期,知识界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进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 A.认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 | B.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 |
| C.认为中国的清朝统治腐朽 | D.认为中国的思想观念陈旧 |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人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
| A.昆曲 | B.元曲 |
| C.秦腔 | D.京剧 |
请阅读下面初高中语文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A.①②④③ | B.①②③④ |
| C.②③①④ | D.③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