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
A.1851年 | B.1895年 | C.1898年 | D.1906年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 B.“百万雄师过大江” |
C.“大渡桥横铁索寒” | D.“关门打狗” |
鉴于上海市总商会不肯下通知统一罢市,学联根据孙中山的指示精神,临时决定采取组织小分队分头动员商店罢市。6月5日那天,学生再分头劝说动员,得到了店员工人们的同情和支持……形成了“三罢”(罢课、罢工、罢市)的强大声势。据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斗争 |
B.五四运动在上海取得了胜利 |
C.孙中山成为五四运动的实际领导人 |
D.孙中山指导了上海学生的斗争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实现了民族独立 | B.推翻了封建帝制 |
C.确立了共和政体 | D.增强了民族意识 |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 |
C.“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D.“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